“光影互鉴”中法摄影展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启幕

5月13日,“光影互鉴——中法摄影展”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免费向读者开展。展览以建筑、自然、雕塑、人物为主题,共展出115幅作品。
读者在观看摄影展照片
作为“运河及丝路文库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览以“互鉴”为内核,由中国摄影家逄小威与法国摄影师让‐伊夫·巴尔丹(Jean-Yves Bardin)联袂呈现。中法两位摄影师分别将镜头聚焦对方的国家,捕捉日常生活瞬间,以摄影作品为载体,架起两个古老文明之间沟通的桥梁。
读者在观看摄影展照片
“地标不仅是符号,更是人与时空的诗意共生。”逄小威诠释他的创作理念。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协会会员,他以黑白肖像见长,作品被全国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的数量逾2000幅。2024年巴黎之行中,他穿梭于卢浮宫的晨曦、玛黑区的石板巷陌,用胶片定格绚烂光影,以黑白人像捕捉巴黎市民的深邃目光,成为展览中“人文温度”的灵魂注脚。
《雕塑和埃菲尔铁塔》逄小威摄
展览中一幅黑白摄影作品,定格了逄小威在巴黎特洛卡代罗花园的创作瞬间。拍摄当天,暮色浸染天际,埃菲尔铁塔镀着粉金色余晖,金属的冷峻、晚霞的温柔、市井的烟火定格在画面中,编织出巴黎的日常诗篇。
让‐伊夫·巴尔丹拍摄的烟台蓬莱水城振扬门
法国摄影师让‐伊夫·巴尔丹的镜头向巴黎讲述着东方的故事,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被赋予法兰西的浪漫笔触。江南园林的木制窗棂与现代玻璃幕墙相映成趣,沙滩日落的人物剪影与集装箱满载的船舶共享同片海域,摩天大楼的几何线条与少年拳锋的轨迹形成对位。这些影像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对东方文明的深度解码。展览将持续至6月17日。
5月13日,“光影互鉴——中法摄影展”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免费向读者开展。展览以建筑、自然、雕塑、人物为主题,共展出115幅作品。
读者在观看摄影展照片
作为“运河及丝路文库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览以“互鉴”为内核,由中国摄影家逄小威与法国摄影师让‐伊夫·巴尔丹(Jean-Yves Bardin)联袂呈现。中法两位摄影师分别将镜头聚焦对方的国家,捕捉日常生活瞬间,以摄影作品为载体,架起两个古老文明之间沟通的桥梁。
读者在观看摄影展照片
“地标不仅是符号,更是人与时空的诗意共生。”逄小威诠释他的创作理念。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协会会员,他以黑白肖像见长,作品被全国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的数量逾2000幅。2024年巴黎之行中,他穿梭于卢浮宫的晨曦、玛黑区的石板巷陌,用胶片定格绚烂光影,以黑白人像捕捉巴黎市民的深邃目光,成为展览中“人文温度”的灵魂注脚。
《雕塑和埃菲尔铁塔》逄小威摄
展览中一幅黑白摄影作品,定格了逄小威在巴黎特洛卡代罗花园的创作瞬间。拍摄当天,暮色浸染天际,埃菲尔铁塔镀着粉金色余晖,金属的冷峻、晚霞的温柔、市井的烟火定格在画面中,编织出巴黎的日常诗篇。
让‐伊夫·巴尔丹拍摄的烟台蓬莱水城振扬门
法国摄影师让‐伊夫·巴尔丹的镜头向巴黎讲述着东方的故事,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被赋予法兰西的浪漫笔触。江南园林的木制窗棂与现代玻璃幕墙相映成趣,沙滩日落的人物剪影与集装箱满载的船舶共享同片海域,摩天大楼的几何线条与少年拳锋的轨迹形成对位。这些影像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对东方文明的深度解码。展览将持续至6月17日。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6-15320-0.html“光影互鉴”中法摄影展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启幕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