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现172亿创A股纪录,宁德时代创始股东黄世霖拿这笔钱去干什么?
(文/孙梅欣 编辑/张广凯)
和宁德时代曾毓群一同打拼出来的黄世霖,近期大举减持手中持股。
宁德时代近期发布公告,公司第三大股东黄世霖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出售其持有的约4563.24万股,约占宁德时代总股本的1%。
消息公布后的第四天,宁德时代再度公告显示,黄世霖此次询价转让的价格初步确定为376.12 元/股。
以此价格计算,黄世霖此次减持将一举套现171.63亿元,这一金额也创下了A股市场最大减持纪录。
减持之前,黄世霖是宁德时代的第三大股东,持有公司10.21%的股份比例,也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宁王”曾毓群持股比例虽然高,但是通过厦门瑞庭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股。减持之后,黄世霖持有股比下降至9.21%,但其第三大股东的身份并未被撼动。
在黄世霖减持之前,A股市场最大减持纪录发生在今年9月末。彼时东方财富实控人的父亲、妻子同样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公司2.38亿股,交易套现58亿元,引发市场哗然。仅仅不到2个月,这次家族减持套现的纪录就被黄世霖打破。
事实上,东方财富家族3年接连减持套现金额约为百亿,虽然在A股市场已属巨额减持,但相较黄世霖此次减持规模还是“小巫见大巫”。
但更有意思的是黄世霖的身份。这位已经从宁德时代离职的“创始股东”,并未就此远离新能源行业,而是转而成立新公司。此番大举减持,虽为“个人资金需求”,但黄世霖是否用于对新公司的投资,也成为市场关心的问题。
一次“温和”的大额减持
减持公告显示,此次减持转让设定了一定的条件,为非公开询价转让,不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进行,不属于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并且在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但仍吸引了众多机构投资者前来报价。
市场人士认为,相较于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询价转让的方式相对较为温和,对受让方提出的限制条件,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出现市场砸盘。
公告显示,此次询价转让收到的有效报价单共55份,涵盖基金管理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等专业机构投资,计划转让股份已经获得全额认购,初步确定16家机构投资者受让上述约4563.24万股。
机构如此“趋之若鹜”,也和转让询价的定价有关。宁德时代的股价在今年10月10日冲高至424.38元/股的高位,虽然之后有所回落,但376.12 元/股的询价定价较公告当日定价相当于打了96折,对投资者而言还是有些“划算”。
不过,从黄世霖宣布减持以来,宁德时代的股价就出现接连震荡,已经从11月14日收盘的404.12元/股,下跌至11月20日收盘的379.39元/股,跌幅超过6%,距离初步转让定价只有3.27元/股的价格差距,定价优势所剩无几。
之所以引发如此强烈的震荡,除了巨额减持规模之外,也和黄世霖的身份有关。
黄世霖1967年出生于福建省宁德市,和“宁王”曾毓群是老乡和高中同学,比他大一岁,两人的职业履历高度相似。
黄世霖早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后,回到宁德市当了公务员。1991年,黄世霖接受发小曾毓群的邀请,加入了美资代工厂东莞市新科磁电厂,并在1999年参与创办了东莞新能源公司。
黄世霖在东莞新能源公司期间,就负责公司的研发工作,并带领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率、低成本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到2009年,黄世霖在东莞新能源持股子公司的东莞新能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做到了副总裁的位置。
尽管如此,到了2011年,黄世霖还是和曾毓群一道,投资创立了宁德时代,并担任当时的研发总监,是宁德时代的技术负责人,也是公司的创始股东。
也正是这次共同创业,彻底改变了黄世霖的身价。2018年,黄世霖和曾毓群一同为宁德时代登陆A股敲钟,当时持有超过12.01%股份的黄世霖的身价也随之暴涨,是仅次于曾毓群持股量的第二大股东。
在过了限制期之后,黄世霖曾经多次减持,但主要还是通过内部转让方式。2022年8月,时任宁德时代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职务的黄世霖宣布辞职时,其持有的宁德时代股份比例已经降至10.61%。
才离开“宁王”,又入“光储充检”
比较有意思的是,离职后的黄世霖并未就此“赋闲”,甚至也并不是作为纯粹的投资人,而是在55岁时再度创业,转身创立了福建集新光储充检技术有限公司和福建集智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他在两家公司其持股比例均超过90%,并担任公司的法人代表和执行董事。
同年,也就是黄世霖从宁德时代离职4个月后,新晋成立的福建集智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成为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新公司持股35%的大股东,将早前一众实力投资人比了下去,黄世霖同时成为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大股东。
官网显示,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集锂电储能设备研发、生产、服务为一体的光储充检企业。虽然直到2022年12月黄世霖才成为时代星云的大股东,但企查查显示,早在2020年,当时尚未从宁德时代离职的黄世霖,就已经是这家公司的主要成员。
实际上,时代星云也是宁德时代参与投资的企业。在公司创立之初,宁德时代就是公司的出资人,并且至今仍持有时代星云约18.96%的股份比例。而在时代星云的股东名单中,还有另一家上市企业——以锂电池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的储能设备供应商星云股份,也直接持有时代星云约9.48%的股份比例。
一直投身新能源行业的黄世霖,对光储充检行业就颇为看好,在其从宁德时代离职之初,宁德时代在公开回应中就提到过,黄世霖未来将在“光储充检”新兴领域寻求业务发展机会,这可能与公司形成战略协同。
所谓“光储充检”,是集成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及电池检测功能的一体化充电基础设施。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模式在福建地区也得到最早推进和发展,之后在湖北、苏州、上海等地也投用了示范站点,相关公司在福建地区的发展本身就有地缘优势。
一位储能行业的从业者对观察者网表示,“光储充检”在市场铺开的时间比较短,技术也比较新,一些同行甚至还没接触过“检”的部分:“‘检’的部分会多出硬件成本和多模块协同控制的比例,成本会更高。”
他坦言,投“光储充”行业的企业现在盈利已经颇有难度:“虽然理论上车辆充电数量庞大,但具体到站企业各站点的充电数量并不稳定,没有车辆充电的时候就存在没有收益的问题,基本上各家算下来回本周期要7-8年,加上新技术投入的周期会更长。”
由此可见,虽然黄世霖表达出对光储充检市场的看好,但整体行业到目前还尚未呈现出其价值释放。
事实上,时代星云和宁德时代的关联颇深,除了黄世斌去职后在其中任职董事长之外,仍在宁德时代任职的公司副总经理谭立斌也担任时代星云的董事。
同时,时代星云也是宁德时代的供应商和销售方。公司2024年财报显示,去年宁德时代向时代星云委托加工储能电池产品协议金额达到1851.6万元,而宁德时代向时代星云出售的储能电池系统、设备、原材料等产品的协议金额,达到1.25亿元。
然而,尽管有宁德时代这样的“大腿”,时代星云的也难称优质。《证券时报》报道显示,时代星云2023年营收9.03亿元,亏损3900万元;2024年营收15.2亿元,亏损2100万元;今年上半年,营收2.04亿元,亏损2300万元。
也就是说,在黄世霖入职时代星云完整的2年半时间里,虽然营收达到26.27亿元,但亏损幅度也已经达到8300万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大股东的黄世霖如果还对“光储充检”行业的前景报以乐观态度,或者需要引入资本推动企业继续发展,或者自己作为“资本”就去真金白银投入资金。
所以,虽然公告中黄世霖对于减持金额的用途为个人资金需求,但也不排除用于投入到参与投资企业中的可能。有投资者表示,目前转让询价还是初步定价,由于宁德时代股价伴随此次减持出现较大波动,如果股价继续下降,不排除追加认购程度调整最终价格的可能。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3-159493-0.html套现172亿创A股纪录,宁德时代创始股东黄世霖拿这笔钱去干什么?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