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琳:CPI时隔多月重回正增长释放什么信号?
中新经纬11月10日电 题:CPI时隔多月重回正增长释放什么信号?
作者 冯琳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较上月的下降0.3%有所回升;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1%,降幅较上月的2.3%有所收窄。
10月份CPI环比上涨0.2%,表现高于季节性水平,加之去年同期价格基数较低,共同推动CPI同比转正,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具体来看,推动CPI回升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天气与节日因素带动食品价格降幅收窄。10月全国降雨量显著高于常年,叠加节日需求增加,推动蔬菜价格环比上涨4.3%,明显高于季节性水平。同时,受上年低基数等因素影响,猪肉、水果价格下行压力也有所缓解,带动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整体收窄1.5个百分点,对CPI的影响明显减弱。
二是假期延长推动服务价格上行。由于今年中秋节落在10月,假期较往年延长一天,带动旅游等服务消费需求明显释放。当月旅游价格环比上涨2.5%,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2%,同比涨幅扩大至0.8%。服务价格上涨也成为推动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同比上升至1.2%、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的主要原因。
另外,受国际金价大幅上涨影响,当月国内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分别上涨50.3%和46.1%,涨幅较上月进一步扩大。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两次下调,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成品油价格同比降幅略有收窄。需要指出的是,前期“以旧换新”政策对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价格支撑效应较强,但10月相关产品价格环比出现回落,反映部分地方政策支持力度可能有所减弱。
总体来看,当前物价水平仍处于稳中偏低状态。一方面,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抑制居民消费信心;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也对国内物价形成传导压力。但在“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下,工业消费品价格呈现一定回暖势头。
展望11月,受去年同期食品价格基数走低影响,预计食品CPI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同时,政策面对汽车等行业价格的支撑作用有望延续,服务价格涨幅预计保持稳定。综合判断,11月CPI同比可能进一步升至0.6%左右。当前物价温和回升态势,为后续货币与财政政策发力促消费、稳增长提供了充足空间,短期内无需过度担忧通胀压力。
10月PPI环比上涨0.1%,涨幅较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为年内首次上涨;同比下跌2.1%,跌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PPI环比改善主要源于以下因素:
一是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带动价格上涨,在规范市场竞争的政策引导下,煤炭开采和加工、水泥、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锂离子电池制造等行业价格环比均有所上涨。汽车价格环比跌幅也收窄至6月以来最低水平。
二是高技术制造业价格走势偏强。电子专用材料、微波通信设备、船舶制造等行业价格保持同比正增长,计算机整机和集成电路制造价格环比亦有所上涨,反映相关领域供需两旺。
从输入性因素看,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带动国内有色金属矿采选和冶炼行业PPI环比分别上涨5.3%和2.4%,对PPI形成拉动;但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继续压制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精炼石油产品制造等行业价格。
分结构看,10月生产资料P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跌2.4%。其中,加工工业PPI环比由负转正,是主要拉动项;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环比涨幅则受原油、钢材等价格拖累有所放缓。生活资料PPI环比止跌持平,同比跌幅收窄至-1.4%。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改善是主要支撑,食品和衣着价格环比仍偏弱。
综合来看,10月PPI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政策引导下部分行业价格回升,但在房地产调整、消费需求偏弱背景下,工业品市场“供强需弱”格局尚未根本扭转。预计11月PPI同比降幅将保持在-2.1%左右,年底前仍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工业品价格的趋势性回暖,仍有待于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和居民消费信心的实质性恢复。(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宁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3-158622-0.html冯琳:CPI时隔多月重回正增长释放什么信号?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