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春:上期所出手“降温”黄金,投资者怎么应对?

中新经纬10月21日电 题:上期所出手“降温”黄金,投资者怎么应对?
作者 付立春 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
10月17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发布公告,决定将黄金、白银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4%,套保持仓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5%,一般持仓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6%。上述措施将于10月21日收盘结算时执行。
这意味着今后参与黄金、白银期货交易需要支付更多保证金,杠杆水平有所下降。具体来看,“一般持仓”保证金提高至16%,套保持仓则为15%。这看似是技术性调整,实则是监管释放的信号――当前贵金属市场过热,有必要适度降温。
在期货交易中,投资者以少量保证金撬动较大仓位。例如,原先10%的保证金比例下,10万元可对应100万元仓位;如今提高到16%,同等仓位需16万元资金,杠杆倍数下降约三分之一。
过去十年里,黄金期货的保证金大多数时间维持在8%到12%之间,16%已经属于较高水平,仅在2020年疫情导致金价剧烈波动时,才曾上调至15%以上。
因此,本次调整是一次典型的“逆周期降杠杆”操作,意在平抑市场过热情绪。尤其对中小投资者,这相当于一次温和的风险提示:避免过度投机,理性参与。
交易所对“一般持仓”与“套保持仓”实施差异化调整。一般持仓多为投资或投机性资金;套保持仓则多为金矿企业、珠宝商等实体为规避价格风险所设。
此次将企业套保保证金定为15%,投机性资金定为16%,显示出清晰的监管导向:并非抑制市场交易,而是保障实体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同时抑制投机杠杆。这与当前“稳市场、控风险、保活力”的政策方向一致。
那么,当前黄金究竟是避险资产,还是已存在泡沫?客观来看,避险情绪确实存在,但泡沫风险也在积累。今年国际金价累计涨幅超50%,地缘冲突、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共同推动金价上行。
然而,不少投资者因追逐“稳赚不赔”而涌入金条、金豆、金饰甚至杠杆期货,这实则隐含风险。黄金并非无风险资产,其风险属性不同于股票或房地产。
上期所此次调整,可视为对市场理性的提醒――金价可以上涨,但需保持理性。从资金流向看,近期国内期货市场中黄金、白银确实吸引大量新增资金,但亦有部分资金逐渐流向高分红蓝筹股、国债及其他商品期货。
这表明资金正从“单一追逐黄金”转向“多元配置”,是市场趋于理性的表现。
展望下一季度,金银价格大概率呈现高位震荡格局。避险需求仍将托底金价,但若美元走强、美债收益率回升,金价可能面临阶段性回调。交易所提高保证金也预示后续政策将稳中偏紧,避免市场持续狂热。换言之,金价短期涨幅较大后,随时可能因监管介入而放缓节奏。
总体来看,本次调整可归纳为三点:一是防风险,通过提高保证金抑制市场过热;二是控杠杆,防止散户盲目跟风,减少暴涨暴跌风险;三是稳预期,表明金银市场仍健康发展,但需避免非理性繁荣。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这一信号十分明确:黄金宜作为长期配置资产,而非短期投机工具。它应在资产组合中占有一席之地,却不该成为盈利主力。在当前高波动阶段,更应注重投资节奏与仓位管理。归根结底,黄金的作用在于防御,而非进攻。(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宁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3-157365-0.html付立春:上期所出手“降温”黄金,投资者怎么应对?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