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看机遇丨3亿多人撑起的养老新蓝海,投资机遇在哪?

中新经纬10月17日电 题:3亿多人撑起的养老新蓝海,投资机遇在哪?
作者 胡玉玮 中信建投证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师
我国人口结构变迁持续演进,养老发展转型势在必行。“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两成,养老不仅是千家万户的身边事,更是宏观经济的大事、要事。养老事业连着民生,养老产业连着发展,抓得住养老,就抓得住扩大内需的“牛鼻子”和转型升级的新赛道。
银发消费正成为扩大内需的“稳定器”
从需求端来看,升级老年群体规模扩大与结构优化的叠加,催生我国消费市场的“第二次人口红利”。一是总量扩张。根据相关测算,2023年银发消费规模约7.1万亿元,占GDP比重6%左右。二是层级跃升。超六成新银发群体退休后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有较大提升。医疗保健、教育旅游、智能用品等改善型消费需求旺盛。三是场景延伸。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服务链条带动家电、建材、物流、金融、信息、文娱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1+N”乘数效应。需求升级推动供给结构转变,银发经济顺理成章进入内需主战场,为宏观大盘注入持续、稳定的正向增量。
养老服务正成为高质量就业的“蓄水池”
从供给端来看,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普惠托幼与养老“双托”试点、社区适老化改造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等政策,明确“政府保基本、市场保多样、社会保补充”。养老产业每增加1张床位,平均带动上下游就业2.8人。每投入1亿元改造资金,可形成建筑建材、智能家居、金融保险等关联产值3.2亿元。养老服务链条长、环节多、技能密集,为中国经济“稳就业”提供重要支撑。
养老金融正成为要素配置的“转换阀”
从要素端来看,当前,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覆盖约3144万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开户突破5000万户,三支柱体系总规模约16.2万亿元。纵向看,资金期限长、来源稳,与养老产业回报周期长、现金流稳的特征高度匹配。横向看,长期护理保险、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社区REITs等创新工具逐步落地,打通“养老金―养老产业―资本市场”循环。养老金融不仅为广大劳动者储备“老有所养”的安心资产,也为实体经济输送“投早、投小、投长期”的耐心资本,成为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支点。
养老科技正成为创新驱动的“试验田”
最后,从技术端来看,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养老领域渗透,催生智慧康养新业态。一是智能硬件。跌倒监测、防走失手环、陪护机器人等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预计2027年形成千亿级市场规模。二是平台服务。“互联网+护理”“互联网+助餐”“互联网+老年大学”等新模式有效扩展老年人养护服务半径。三是数据要素。全国老年健康数据库、老年用品目录库加速建设,为精准匹配、精准服务、精准监管提供底层支撑。养老科技既面向生命健康这一永恒主题,又叠加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要素,是“民生+科技”融合创新的最佳场景,为中国在全球老龄化浪潮中赢得产业话语权提供“换道超车”的可能。
民生保障主线串起内需大循环,养老保障网托举高质量发展,持续放大需求、供给、要素、技术、制度的协同效应,把人口结构变化转化为产业跃升的强动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让亿万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助力中国经济在银发浪潮中驶向更加广阔的海域。(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董湘依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3-157119-0.html首席看机遇丨3亿多人撑起的养老新蓝海,投资机遇在哪?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