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亿,抖音巨头要IPO

“她经济”风口,又要杀疯了。
“她经济”风口,又要杀疯了。 “国货美妆第一股”正赴港IPO。投资家网获悉,近日化妆品行业传来劲爆大消息,“迷倒万千女性的国货之光”、市值323亿元珀莱雅(603605)宣布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主板上市,旨在加速国际化战略、征战全球。若顺利,资本市场会迎来首家“A+H”本土美妆品牌。 作为中国罕见能与外资一较高下的本土美妆品牌,珀莱雅的影响力已深入中国女性心房。这家2003年成立的本土美妆公司,经历沧桑,为了让中国女性变美及自己生存下去,多次转型,通过定位“下沉市场”避开外资猎杀,用2万多家终端网点坐上国货美妆线下霸主。 2017年,线下收入占比超60%的珀莱雅以“国货美妆第一股”身份登陆A股。上市后,珀莱雅“不甘寂寞”,全面布局电商,积极拥抱流量大时代。又用7年时间,牢牢锁定线上市场,推出了多款抢占女性心智的爆品。2024年,珀莱雅总收入107.78亿元。靠着抖音等平台,实现线上收入102.34亿元,占比95.06%。“国货美妆第一股”蜕变成了抖音巨头。 一 首家“A+H”本土美妆“第一股”要诞生了。 2025年,港股IPO很热,“A+H”更热,但“A+H”的逻辑也在悄悄改变。上半年,赤峰黄金、宁德时代、三花智控、钧达股份、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吉宏股份等A股各领域龙头去港股IPO,整体逻辑就是国际化基础上“再度募资”,主营业务及模式没有实质变化。 下半年,“A+H”不太一样,A股想去港股的公司有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近期投资家网写的“中国零食之王”万辰集团。它们原本是一家卖菌类蔬菜的农产品公司,把蘑菇、金针菇生意做大后,带着“食用菌第一股”标签登陆大A,业绩干不动了突然转型。 蘑菇不想卖了转型量贩零食,规模迅速做到第一,再想着二次资本化港股IPO,讲出一个新故事。一旦IPO成功,传统行业出身的万辰集团秒变风口起舞的“新公司”享受新消费流量红利。开始以为万辰集团是个例,结果不是。珀莱雅的玩法,跟万辰集团也有相似之处。 美妆品牌珀莱雅是一家带有浓厚传统气息的公司。这家公司由浙江60后商人侯军呈在2003年创立。据说,青年时期,侯军呈就在创业试水,寻找一条改变命运的道路。90年代,侯军呈进军日化行业,他代理经营过多个知名品牌,对外资了如指掌,积累了经验与资本。 在日化行业摸爬滚打十年,侯军呈发现,化妆品具有高毛利率、刚需、品牌高溢价、渠道需求旺盛等特点。俗称“一门极度暴利的赚钱生意”。但代理经营的赚钱能力“遥遥落后”品牌商。所以,侯军呈决定创业,“自成一脉”,用十年人脉资源打造一家本土美妆品牌。 由此,珀莱雅在杭州诞生。侯军呈选择杭州是有考究的,只是,他没想到未来“一箭双雕”了。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杭州自清代起便是美妆产业重镇,孔凤春等百年品牌曾为皇家贡品,杭州当地的女性对本土化妆品接受程度也很高,珀莱雅选择杭州就是想快速建起一座城池。 给别的品牌做代理和创业是两个概念。外资品牌对杭州当地的渗透,超出了侯军呈的预期。欧莱雅等全球美妆巨头迅速在江浙沪地区建起工厂,抢占了中国美妆80%市场份额。其对本土美妆品牌的绞杀力度难以想象。侯军呈脑袋都快“炸了”,他冷静思索一番,把珀莱雅的产品定位与目标群体放到三四线城市、农村,也就是现在的“下沉市场”,避开外资锋芒。 这套转型策略很有效,不仅降低了珀莱雅的运营成本,还快速建起了专营与代理分销机制。 二 三四线城市、农村非外资美妆大牌的受众群体,让珀莱雅得以生存。 但这个过程依旧举步维艰。首先,美妆的“暴利”主要来自品牌高溢价,三四线城市、农村的消费结构限制了品牌高溢价,珀莱雅需长期压低毛利率俘获“下沉用户”。其次,珀莱雅虽专注“下沉市场”仍要提防外资美妆大牌的“降维打击”及来自舆论层面的“口诛笔伐”。 在国潮风未崛起前,本土品牌很容易被扣上“山寨”帽子。“珀莱雅名字跟欧莱雅太相似了”,一度被质疑是“很LOW的山寨品牌”。侯军呈和团队则“忍辱负重”,用品质慢慢磨平固有印象。2010年,珀莱雅顶着压力,用超2万个终端网点实现本土美妆口碑逆袭。 2010-2017年,侯军呈受杭州互联网资深人士启发,谋求资本化与科技转型。过程中,珀莱雅建立杭州龙坞研发中心,招来一批关注互联网、科技趋势的年轻人,从技术角度释放美妆产品的价值,提升竞争力。2016年,珀莱雅主营业务总收入16.23亿元,毛利率61.96%。 而外资品牌毛利率约70%-80%,珀莱雅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不过,侯军呈碰到了“人生转折点”。2017年,国潮风进入大众视野。珀莱雅趁势完成资本化登陆A股。彼时,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格外看好珀莱雅“美妆国货之光”的故事,进而斩获“国货美妆第一股”标签。 那会珀莱雅线下收入占比超60%,公司抗风险水平高,属均衡发展。前面提到,珀莱雅毛利率不算出众,但用户群体定位“下沉市场”,卖贵了就更难了。侯军呈想过多种办法,他想来想去想到互联网,练出好口才。如果珀莱雅能脱掉传统外衣,把整个营收体系放到线上,毛利率低的问题会迎刃而解,销售额也会大增。说干就干,刚上市不久珀莱雅又转型了。 公司线上布局逐步深化,核心策略围绕“全域渠道覆盖、数字化营销、大单品爆款打造展开”。打造爆款拉流量,是典型的互联网打法,侯军呈肯定没少跟互联网资深人士交流。这位传统行业出身的创业者对新兴领域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他要求员工和互联网大厂多谈谈合作。 2020年,全球“黑天鹅”袭来,内容电商大爆发,珀莱雅携手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与头部主播广泛合作,瞬间搞出了“红宝石精华”、“双抗精华”等爆款产品,女性消费者就像疯了一样给珀莱雅买单,“美妆国货之光”的故事流传于网络,珀莱雅就是抖音里的“神”。 三 “你可以不知道欧莱雅,但你不能错过珀莱雅。”不管什么行业只要跟流量捆绑,仿佛就会变得不受控制,再配合“激进”营销手法,通过各大主播一顿“忽悠”就是一款大爆品。 珀莱雅尝到甜头,受益于杭州天然的互联网基因与地理位置,珀莱雅把“阿里系”、抖音等平台入驻了个遍,尽可能的成为长期伙伴。它们将过去对线下的投入用到线上,极力塑造正能量“人设”。珀莱雅与媒体共同推出过《国牌长跑》短片,“探索中国化妆品品牌珀莱雅诞生之初到成长为国货美妆标杆,践行长期主义价值观,穿越二十年周期的背后故事。” 一边立“人设”,一边尽可能的闯入年轻女性、“饭圈”视线里。比如推出短剧《大小姐的万丈光芒》,签约多位流量明星做代言人。这些亦是“网红”消费类品牌的习惯性动作。 经营角度看,珀莱雅转型十分成功,公司业绩大翻盘。2024年,珀莱雅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07.78亿元,同比增长21.04%;扣非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增长29.6%。外界关心的毛利率上,珀莱雅提至71.39%,较2016年的61.96%,上升了近10%。收入构成层面,线上渠道贡献了102.34亿元营收,占比95.06%。说明,珀莱雅几乎完全放弃线下了。 或者说,珀莱雅已经变成了“一家新公司”。2017年A股IPO前,珀莱雅走得是正儿八经的线下代理与经销商渠道,通过不停地覆盖区域网点终端支撑了“国货美妆第一股”的基本盘,勉强换来首日44亿元市值。但传统化妆品不是好故事,很难在资本市场获取高溢价。 “上市了也是缺乏钱景的苦累生意。”侯军呈押上全部身价大胆转型与改革,全面梭哈互联网,其实是一场豪赌。但他赌对了。按着珀莱雅当前323亿元市值计算,其已距离上市首日44亿元市值,翻了7倍。这7倍增长依靠的是,互联网、科技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侯军呈对于互联网三个字的理解,超越了大多数60后、传统行业人士。他想完全融入“互联网+科技+产业”生态,“做马云学徒”。较有说服力的依据是,珀莱雅2025年跟蚂蚁集团合作构建“科技+绿色”双轨模式。珀莱雅还搞出了个估计只有资本能看懂的“大计划”,设立首席数字官(CDO)岗位,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推动企业从迈向“全局数字化规划”。 紧贴“阿里系”,珀莱雅受益匪浅。它们在天猫“618”期间美妆类目第一。“阿里系”跟字节跳动是“好朋友”。很多人可能不清楚,2025年,中国电商发力全球的重头戏便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联手。珀莱雅线上收入构成的一大成绩是,在抖音平台确立了核心地位。2024年的“618”、“双11”,珀莱雅成交额均位居抖音美妆第一,且自播占比超60%。 “阿里系”、“字节系”两头吃,珀莱雅玩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做梦都未必达到的高度。珀莱雅宣布赴港IPO,更像“新公司讲述新故事”。珀莱雅创始人是一位真正的“奇才”,他在外资围剿本土美妆时代脱颖而出,又在本土美妆“内卷”时代杀出了重围。若珀莱雅顺利港股IPO,它们会是首家“A+H”本土美妆“第一股”,给A股上市公司转型提供新型样本。 那么,你看好抖音巨头珀莱雅的港股IPO之旅与未来吗?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3-154050-0.html323亿,抖音巨头要IPO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