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变局:资产规模同比下降一成, 电动化转型滞后

11次浏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北京报道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近期,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及惠誉博华发布的《汽车金融公司2025年中期观察》报告揭示了行业的关键变化。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24家汽车金融公司总资产为8,551.34亿元,同比下降11.37%,下滑幅度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据凸显出汽车金融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综合来看,资产规模的大幅收缩是多重压力交织的结果。一方面,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加快,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约40.8%,成为行业增长主要动力,而传统能源汽车销量收缩约14.1%。但多数汽车金融公司股东厂商仍依赖传统能源领域,具备新能源优势背景的机构较少,导致行业资产增速与传统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相关性更强,传统能源车市场萎缩直接拖累资产规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汽车金融领域竞争日益激烈,房地产市场下行背景下,商业银行将个人消费贷款重点转向汽车领域,加大营销和投放力度,进一步挤压汽车金融公司市场空间。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尽管面临资产规模收缩压力,汽车金融行业风险控制仍具韧性。2024年末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0.65%,较2023年小幅抬升,但显著低于商业银行1.50%的整体水平。同时,行业拨备覆盖率维持在450%左右的高位,远高于商业银行211.2%的水平,为应对未来风险提供充足缓冲。但金融渗透率下滑不容忽视,2024年从2023年的29%降至23%,其中新能源汽车金融渗透率更是大幅下滑至14%,凸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面临更大竞争压力。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资产规模同比收缩超11%

《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汽车金融公司总体资产规模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截至 2024年年末,全国24家汽车金融公司总资产为8,551.34亿元,同比下降11.37%,下滑幅度为历史最高。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惠誉博华分析师李沄桥指出,汽车金融行业资产规模下滑与汽车电动化及商业银行的竞争加剧皆存在关系。一方面近期乘用车零售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而多数汽车金融公司股东厂商竞争优势集中在传统能源汽车领域,具有新能源汽车优势厂商背景的汽车金融公司数量相对较少,导致汽车金融行业资产增速依然与传统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相关性更强。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4 年乘用车零售销量持续提升,全年达2,289.4万辆,同比增长5.5%,增速较 2023 年的 5.7%保持稳定。但分类观察,新能源汽车销售 2024 年增长约 40.8%,而传统能源汽车销量同期收缩约 14.1%。事实上新能源汽车销量自 2021 年以来便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同时传统能源汽车销量则持续受到挤压。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另一方面,李沄桥表示,近年来商业银行整体经营压力上升,商业银行主动加大汽车贷款的营销和投放,汽车金融行业受到的竞争压力加大。中信诚国际报告亦指出,原本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主要为房屋按揭贷款,在房地产市场下行背景下,为维持贷款总量投放,转而加大汽车贷款投放力度。汽车金融公司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银行,竞争的加剧使得汽车金融公司在整体新车贷款市场中份额下降。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业务数据也印证了行业压力。惠誉博华报告显示,2024 年全国汽车金融公司累计发放零售融资车辆 529.90万辆(含贷款和融资租赁),同比下降 17.31%,其中新车零售贷款车辆 366.34万辆;全国汽车金融公司经销商批发贷款279.40万辆,占我国汽车产量的8.93%。细分业务中,尽管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44%至2040.96亿元,二手车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06%至783.81亿元,但汽车附加品贷款余额同比减少20.34%至252.91亿元,且新能源贷款增速远低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幅,未能有效对冲传统业务收缩带来的影响。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政策影响喜忧参半

惠誉博华报告指出,2024年汽车金融公司金融渗透率(零售融资车辆占同期乘用车零售销量比例)同比大幅下滑,从2023年的29%降至23%,降幅为近年最大。分车型来看,传统能源汽车金融渗透率韧性较强,仅从34%微降至31%;而新能源汽车金融渗透率受冲击更显著,在2021-2023年维持20%-21%后,2024年骤降至14%,凸显汽车金融行业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压力更大。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惠誉博华分析指出,居民风险偏好收紧、信贷意愿减弱对汽车金融公司金融渗透率下降有一定影响,但并非主因;核心原因是商业银行竞争压力加剧。2024年部分商业银行新能源汽车新发贷款规模同比增长超70%,凭借资金成本优势,在近期优质信贷资产减少的背景下,银行加大汽车金融领域投入,造成对汽车金融公司业务的冲击。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行业竞争环境出现积极变化。上半年,多地监管机构及行业自律组织针对商业银行汽车贷款“高息高返”乱象展开整顿——此前部分银行以高佣金吸引经销商合作,经销商用佣金补贴车价拉客,但存在条款不透明、承诺难兑现等问题,引发纠纷攀升。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5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报道,某国有大行分支机构收到总行通知,于6月1日起停止购车分期 "高息高返" 模式,不再受理相关进件。而在此之前,包括重庆、四川等多地金融监管、协会组织已发文,要求进一步规范汽车金融业务。后续本报记者实地调研发现多数银行在7月前基本全面取消了“高息高返”模式。惠誉博华认为,此次整顿有助于汽车金融领域回归良性竞争,减轻汽车金融公司压力,改善经营环境。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然而,2025年8月发布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又带来新挑战。该方案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通过部分商业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贷款购置5万元及以上家用汽车,可享1个百分点政府贴息。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不过,惠誉博华表示,上述《方案》中可享受贴息的贷款机构不涵盖汽车金融公司,或使得部分潜在贷款客户流向商业银行,从而导致汽车金融公司部分车辆贷款规模增长或面临一定冲击。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不良贷款率小幅抬升

惠誉博华报告显示,近年汽车金融公司不良贷款率整体呈上行趋势,2022年达到0.71% 的阶段性高点后,2023年有所回落。2024年末,行业整体不良率升至0.65%,较2023年的 0.58%小幅抬升,但仍显著低于商业银行1.50% 的整体水平,绝对数值依旧处于低位区间。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从不良率抬升的原因来看,惠誉博华报告称,一方面与近期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相关——居民及部分市场主体偿付能力出现变化,这一趋势与同期多家商业银行零售类业务贷款不良率上升的态势一致;另一方面,2024年汽车金融公司整体资产规模收缩,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不良率的波动,但实际上2024年行业不良贷款规模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并未出现实质性增长。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从业务结构来看,汽车金融公司目前以零售业务为主,此前存在小部分机构经销商贷款出现风险暴露导致不良贷款率大幅攀升,但此后该类机构风险偏好收紧,经销商贷款并无新增。对于多数行业机构而言,零售类贷款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该类资产信用主体分散,未来资产质量大幅恶化的可能性相对较小,预计行业不良贷款率会在小范围内波动,但整体依然将保持平稳,并继续维持优于银行业整体的水平。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在风险抵御能力方面,汽车金融公司行业拨备覆盖率始终保持高位,2024年达到450.7%,远高于同期商业银行211.2%的整体水平,风险缓冲能力充足。从惠誉博华可获取的样本数据观察,2020-2024年期间,各类型汽车金融公司拨备覆盖率中位值虽整体呈下行趋势,但在2022-2023年经历了小幅反弹:其中,外资汽车金融公司拨备覆盖率中位值始终居各类型机构首位,尽管2021年后持续下降,2024年仍维持在900%以上的高水平;样本内资汽车金融公司拨备覆盖率中位值则近三年持续上行,2024年突破650% 。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尽管不同类型机构拨备水平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但除2022年外,行业整体拨备覆盖率近五年均维持在450%以上的高位。预计未来宏观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质量出现波动,但当前较高的拨备水平将为行业提供充足的风险缓冲空间。VjT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3-153252-0.html汽车金融变局:资产规模同比下降一成, 电动化转型滞后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热门文章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

深圳通报“男高管违法开除员工”:已仲裁,高管被辞
  中新经纬1月12日电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微信11日回应“深圳一公司男高管违法开除男员工”称,涉事公司经综合考虑该管理人员处理纠纷时存在不当言论及其他因素,于2023年2月对其进行降职处理,并于2023年3月
春节假期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946万人次
  中新经纬2月18日电 据微信号“中国铁路”18日消息,2月17日正月初八,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606.7万人次,连续4天刷新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春节假期(2月10日至17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946万人次
长三角铁路春节旅客发送量较2019年同期增超六成
  中新经纬2月18日电 “长三角铁路”微博18日消息,截至2月17日,2024年春节假期正式落下帷幕,长三角铁路假期8天发送旅客逾17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在215万人次以上,较2019年同期增幅超六成。2月18日(正月初九)是假期后的
社评:布林肯的“餐桌菜单论”说明了什么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日在参加慕安会时说的一句话,可以被解读的空间很大,也值得深入解读一下。他在回答主持人关于“美中紧张局势正在导致更大的分裂”提问时引用了一句美国俚语,称在国际体系当中,“如
点亮他人,也点亮自己的“无忧电工”
新华社记者周义在福建省莆田市,“无忧电工”培训班的出现,为当地残障人士拓宽了就业渠道。“兼职电工,我的月收入平均增加1000多元。”通过培训获得电工证的第二批“无忧电工”梁志忠说话间难掩喜悦之情
四年亏掉10年利润,中国民航飞向何处
  四年亏掉10年利润,中国民航飞向何处 | 供给侧调查  2023年是中国民航连续亏损的第四年。  疫情三年,民航全行业累计亏损超过4000亿,2023年虽然大幅减亏,但依然没能扭亏为盈,全行业亏损288亿,其中航空公司亏损170亿

热点精选

最新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