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北京地区风貌的第一首诗

近来看到几种关于“古代诗文咏北京”的选本,所选作品多有不同。有的自汉末选起,有的则选了《诗经》中的作品。《诗经》中确有咏北京的诗篇,但所选却未必恰当。比如有人选了《诗经·国风·召南》中的《甘棠》,这首诗固然是歌颂召公奭的,但《甘棠》也好,召公奭也好,都与北京无关。《史记·燕召公世家》就明明白白写着:“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可见这棵棠树不在北燕,而在宗周,今陕西陕县一带。至于召公奭,虽受封于武王,但就封于燕的却是他的儿子,这有房山琉璃河董家林古城遗址出土的“堇鼎”铭文为证,其中明白写到,燕侯派大臣堇到宗周去向大保,即召公奭奉献食物,说明召公奭仍留在宗周辅佐王室,并未到北燕来。
其实,《诗经》中咏北京的诗篇不是没有,遗憾的是,现有的这几个选本都忽略了这首诗,我说的就是《诗经·大雅·韩奕》。这首诗共分六章: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zuǎn)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尔位。朕命不易,榦(ɡàn)不庭方,以佐戎辟。
四牡奕奕,孔修且张。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锡韩侯,淑旂(qí)绥章。簟(diàn)茀错衡,玄衮(ɡǔn)赤舄(xì),钩 膺 镂 锡。鞹(kuò)鞃(hónɡ)浅幭(miè),鞗(tiáo)革金厄。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殽维何?炰鳖鲜鱼。其蔌(sù)维何?维笋(sǔn)及蒲。其赠维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yōu)鹿噳噳(yǔ)。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籍。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毛诗称这首诗是尹吉甫为赞美周宣王而作。尹吉甫是周宣王时的中兴名臣。此前周朝经历了一次危机,厉王无道,诸侯不朝,现在宣王复兴,首先平定了陈、宋,以绝后患;接下来便派遣韩侯到现今河北省固安县的新韩城,作为东北方的屏障。这首诗是实录,作者如亲临其境,如实书写,故有人猜测,尹吉甫是亲历者,全程参与了韩侯北迁的大事件。
第一章从韩侯受命写起。他受命在宣王四年初春,《竹书纪年》于宣王四年有曰:“王命蹶父如韩,韩侯来朝。”可见,宣王的命令是通过蹶父传达给韩侯的。而当时韩侯所在的韩城是在陕西。第二章便写韩侯到镐京朝觐宣王,宣王赐给他很多东西。第三章写韩侯动身的时候,显父在屠这个地方为他饯行,特备下美酒、美食,还送他车马。第四章写他朝觐宣王之后,赴南燕娶亲。新妇恰是蹶父的女儿,宣王的外甥女。第五章赞美这桩婚事,称蹶父为女儿韩姞找到一个好婆家,并极言韩城的富饶。第六章写到达新韩城,这座韩城就是蹶父带领南燕民众所完成的,故诗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又说,宣王将这里的追人、貊人等蛮族都赐给韩侯管辖,并修建了坚实的城池、沟渠,治理田亩,编订户籍,新韩城显示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显而易见,这首诗的第五章、第六章都是赞美新韩城的。东汉王符的《潜夫论》说:“昔周宣王时,有韩侯,其国近燕,故《诗》云:‘溥彼韩城,燕师所完。’”这是韩城地处燕地也即北京的证明。《水经注》也说:“圣水经方城县故城北,又东南经韩城东。”《魏书·地形志》则曰:“范阳郡方城县有韩侯城。”这里的方城即固安的前身,今为永清县永清镇韩城村。诗中描绘此地川泽广大,物产丰富,山高林茂,百兽珍奇,无所不有,社会治理也是有条不紊的,对当地异族的管理也很有成效,他们都来奉献各自的物产,有貔皮、赤豹皮和黄罴皮等珍稀贡品。这首诗让我们真切地领略到了历史上北京地区的美好,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诗的作者尹吉甫呢!
近来看到几种关于“古代诗文咏北京”的选本,所选作品多有不同。有的自汉末选起,有的则选了《诗经》中的作品。《诗经》中确有咏北京的诗篇,但所选却未必恰当。比如有人选了《诗经·国风·召南》中的《甘棠》,这首诗固然是歌颂召公奭的,但《甘棠》也好,召公奭也好,都与北京无关。《史记·燕召公世家》就明明白白写着:“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可见这棵棠树不在北燕,而在宗周,今陕西陕县一带。至于召公奭,虽受封于武王,但就封于燕的却是他的儿子,这有房山琉璃河董家林古城遗址出土的“堇鼎”铭文为证,其中明白写到,燕侯派大臣堇到宗周去向大保,即召公奭奉献食物,说明召公奭仍留在宗周辅佐王室,并未到北燕来。
其实,《诗经》中咏北京的诗篇不是没有,遗憾的是,现有的这几个选本都忽略了这首诗,我说的就是《诗经·大雅·韩奕》。这首诗共分六章: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zuǎn)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尔位。朕命不易,榦(ɡàn)不庭方,以佐戎辟。
四牡奕奕,孔修且张。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锡韩侯,淑旂(qí)绥章。簟(diàn)茀错衡,玄衮(ɡǔn)赤舄(xì),钩 膺 镂 锡。鞹(kuò)鞃(hónɡ)浅幭(miè),鞗(tiáo)革金厄。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殽维何?炰鳖鲜鱼。其蔌(sù)维何?维笋(sǔn)及蒲。其赠维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yōu)鹿噳噳(yǔ)。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籍。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毛诗称这首诗是尹吉甫为赞美周宣王而作。尹吉甫是周宣王时的中兴名臣。此前周朝经历了一次危机,厉王无道,诸侯不朝,现在宣王复兴,首先平定了陈、宋,以绝后患;接下来便派遣韩侯到现今河北省固安县的新韩城,作为东北方的屏障。这首诗是实录,作者如亲临其境,如实书写,故有人猜测,尹吉甫是亲历者,全程参与了韩侯北迁的大事件。
第一章从韩侯受命写起。他受命在宣王四年初春,《竹书纪年》于宣王四年有曰:“王命蹶父如韩,韩侯来朝。”可见,宣王的命令是通过蹶父传达给韩侯的。而当时韩侯所在的韩城是在陕西。第二章便写韩侯到镐京朝觐宣王,宣王赐给他很多东西。第三章写韩侯动身的时候,显父在屠这个地方为他饯行,特备下美酒、美食,还送他车马。第四章写他朝觐宣王之后,赴南燕娶亲。新妇恰是蹶父的女儿,宣王的外甥女。第五章赞美这桩婚事,称蹶父为女儿韩姞找到一个好婆家,并极言韩城的富饶。第六章写到达新韩城,这座韩城就是蹶父带领南燕民众所完成的,故诗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又说,宣王将这里的追人、貊人等蛮族都赐给韩侯管辖,并修建了坚实的城池、沟渠,治理田亩,编订户籍,新韩城显示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显而易见,这首诗的第五章、第六章都是赞美新韩城的。东汉王符的《潜夫论》说:“昔周宣王时,有韩侯,其国近燕,故《诗》云:‘溥彼韩城,燕师所完。’”这是韩城地处燕地也即北京的证明。《水经注》也说:“圣水经方城县故城北,又东南经韩城东。”《魏书·地形志》则曰:“范阳郡方城县有韩侯城。”这里的方城即固安的前身,今为永清县永清镇韩城村。诗中描绘此地川泽广大,物产丰富,山高林茂,百兽珍奇,无所不有,社会治理也是有条不紊的,对当地异族的管理也很有成效,他们都来奉献各自的物产,有貔皮、赤豹皮和黄罴皮等珍稀贡品。这首诗让我们真切地领略到了历史上北京地区的美好,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诗的作者尹吉甫呢!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6-15316-0.html描写北京地区风貌的第一首诗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