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搭台” 促山海间产业新生丨一线调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福州、漳州报道
八闽大地,山海交响,绿色动能与传统文脉在此共生共荣。从海上风电的叶片旋转勾勒出的低碳图景,到茶山云雾中氤氲的三十年茶香,福建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始终离不开金融力量的坚实支撑。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赴福州、漳州实地探访,走进海上风电运维公司与现代化茶企车间,见证金融服务如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以“一企一策”的定制化服务,为初创期企业破解资金困局,护航成长期企业发展,在绿色风电与传统茶业两大领域,书写了银企协同共生、共促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
海风掠过福建福州的平海湾,一座座海上风电机矗立在蔚蓝海面,叶片随风匀速转动,远处几艘印有“海电运维”标识的运维船正缓缓驶向风场 —— 这是本报记者通过智慧大屏远程看到的海上风电运维日常场景。
作为国内海上风电运维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福建海电运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电运维”)的身影,已遍布全国20余个省市。然而鲜少有人知道,这家如今能累计运维超7000台风机、总容量累计超 2500万千瓦的企业,在成立初期曾因资金短缺陷入“有规划难落地”的困境。
2017年公司成立后,因缺乏资金投建大部件运维平台,即便规划 10艘双体运维船,也仅有1艘能投入作业,始终无法形成海上风电项目的系统化作业能力,2017-2018年连续两年陷入经营亏损。
转机出现在2019年。当时海上风电抢装潮即将来临,海电运维急需扩充核心装备(600 吨级海上风电安装船、双体运维船)以抓住市场机遇,但数亿元的资金缺口成了“拦路虎”。“我们跑了好几家银行,要么审批周期长,要么贷款条件要求严苛,只有中行愿意伸出援手且贷款条件实惠。”海电运维财务负责人回忆道。
针对企业困境,中行福州市分行主动深入调研,最终突破传统授信模式:以独家授信形式为海电运维提供2.6亿元信用贷款,且执行最优利率,这笔资金仅用 3个月就全部到位。中行福州市分行公司金融部负责人表示,该笔业务的落地,既是金融精准滴灌绿色发展的体现,也是基于对福建省海上风电行业趋势、海电运维战略规划的深度研究。
资金快速落地后,海电运维迅速推进装备建设,成功下水8艘3系列海上风电专业运维船及1艘600吨级海上作业平台,不仅补齐了系统化作业的短板,更在2020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彻底走出经营困境。
(海电运维智慧大屏,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拍摄)
伴随资金与政策的双重支持,海电运维的“科技力”也加速爆发。依托智慧海电大数据中心(福建省海洋强省“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项目),企业建成四大智能平台:CloudForU智能运维平台可实时监控船舶动态、追踪工程师轨迹;气象服务管理平台在长乐A区、兴化湾布设共建气象站,能精准预测3-7天作业窗口期,为海上作业安全保驾护航;BORE智慧决策平台为风机提供故障预警,可一键生成预警报告与处理后数据对比报告,大幅提升排障效率;智慧海洋数字孪生平台则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还原风电场场景,融合运行、预警、船舶、气象数据,实现“一屏全感知”,有效助力降本增效。
如今的海电运维,已成长为国内海上风电运维领域的中坚力量:服务覆盖全国20余个省市,在运维项目部超45个,运维风机累计超7000台,总容量累计超2500万千瓦,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的多个大型风场,都能看到其运维团队的身影。
“茶可以和身心,可以和社会;可以和两岸,也可以和天下;以茶为媒,可达大道。”这是著名台商、天福茗茶创始人李瑞河对茶文化的理解。
金秋十月,佳茗飘香,在天福茗茶博物院的展厅里,不仅能追溯台商李瑞河创办天福茗茶的风雨历程,更能品味到他的得意之作——茶王“天福813人参乌龙茶”。这款茶在1997年加拿大APEC会议期间作为唯一指定茶叶赠予18国元首,奠定其“外交茶”地位,2001年,该款茶品再次成为APEC官方用茶。
(813茶王试品,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拍摄)
李瑞河出身中国台湾南投茶农世家,1953年与父亲开办茶行,1961年创办天仁茗茶,首创茶叶连锁模式,1990年门店达 50 余家。后遇金融危机,他变卖家产偿债,保住信誉。1993 年,花甲之年的李瑞河跨越海峡回到大陆,在福州、漳浦创业。
“当时外汇管制较严,民营企业想拿到外汇贷款很难,是中行漳浦支行主动对接外汇管理局,帮我们打通了审批通道。”天福集团资金管理部经理林育苗回忆,这笔关键的百万美元外汇贷款,不仅解了企业初创期的“燃眉之急”,更让远渡海峡的台商感受到了故土的温暖与支持,坚定了李瑞河扎根大陆、深耕茶业的决心。
(天福茗茶工厂,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拍摄)
此后三十余年,中行的服务如“茶”般绵长:从早期的外汇结算、流动资金贷款,到后期的供应链金融、跨境投融资,始终紧跟企业发展步伐。最让林育苗印象深刻的是服务效率的提升:“前几年办贷款,要抱着一摞材料从漳浦送到漳州分行审核,来回跑3-4趟,至少要10 个工作日。现在中行工作人员直接上门对接,材料确认后直接报送,日常放款3个工作日就能到账,赶上紧急情况一个电话对方就来了。”
金融活水的滋养,让天福集团的“版图”不断扩大:在福建漳浦、浙江杭州、云南普洱等建起 17座现代化茶叶加工厂;从单一茶叶销售,拓展到茶具、茶食、茶博物院、茶学院、高速服务区茶驿站、医养项目等多元领域;2011年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茶叶第一股”,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天福在全国有1300余家门店,每年接待茶游客超300万人次,而中行的授信支持也从最初的百万美元,增长到如今的5亿元,成为企业“最稳的后盾”。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3-159022-0.html金融“搭台” 促山海间产业新生丨一线调研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