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冬季航班预计延误1小时以上,提前150分钟告知旅客
中新经纬11月11日电 据民航局网站11日消息,近日,民航局印发《2025年冬季民航运行保障总体方案》(下称《方案》),立足冬季复杂气象条件和运行保障需求,进一步强化全行业统筹管理,推动各方协同联动,确保岁末年初民航运行安全、平稳、顺畅。
针对冬季运行保障,《方案》明确了“安全为基、精准评估”“精细施策、动态响应”“协同联动、闭环提效”等三项工作原则,构建起覆盖风险防控、资源调度、多方协作的全链条保障体系。在保障目标上,《方案》提出,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全国平均航班正常率不低于88%,平均起飞延误时间小于8分钟;同时,《方案》对于千万级以上机场及国内客运航空公司的长时延误、机上延误、临时取消航班占比均设定严格控制标准,明确不发生因大面积航班延误引发的旅客群体性事件,全方位提升运行品质。
《方案》提出了开展换季运行准备、完善能力评估、强化不利天气应对、完善航班动态调整、统筹运行组织调度、强化延误信息互通、深化服务保障协同、做好复盘总结工作等八项核心措施,并细化相应保障路径,突出精准化、协同化、差异化特点。
在换季准备方面,《方案》要求,各单位要完成风险隐患排查、多场景预案完善及特种车辆、除冰液等物资储备,新建跑道、航站楼机场需制定冰雪保障专项方案并开展全场景演练。在保障能力提升方面,《方案》建立除冰效率动态评估机制,优化跑道除雪计划,确保资源调度与天气、航班动态实时适配。针对降雪、低能见等不利天气,《方案》强化气象精准预报与流量科学管控,推动航空公司、空管、机场协同开展场道除冰雪、航空器除防冰及航班放飞衔接,力保跑道开放后首个航班10分钟内起飞。《方案》还对延误信息互通作出规范,要求航班预计延误60分钟以上时,提前150分钟拍发动态电报并告知旅客;深化服务保障协同,推动空地、空铁、空轨联运疏解滞留旅客,保障旅客合法权益。此外,《方案》明确建立“调度-督导-复盘”闭环机制,大面积延误要在7日内完成复盘,监管部门将下沉一线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方案》要求,民航各地区管理局、运输航空公司、机场公司、空管局等单位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托“全国-区域-机场”三级协同机制凝聚合力。各级监管部门要强化关键环节全流程督导,各单位需优化值班力量配置,以精准施策应对冬季运行挑战,以协同联动提升保障效能,切实守护航空安全与旅客出行体验。(中新经纬APP)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3-158735-0.html民航局:冬季航班预计延误1小时以上,提前150分钟告知旅客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