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蔡希良:浮动型产品在新单中占比提升至40%以上

中新经纬8月28日电 (李自曼)“今年上半年,我们投产效率继续呈现提升的态势,浮动收益型产品在新单中的占比提升至40%以上。”28日,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在2025年中期业绩公布会上说。
据中国人寿2025年中期报告,上半年,中国人寿总保费达5250.88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创近五年同期新高。首年期交保费达812.49亿元;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达303.05亿元,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为37.30%。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较2024年同期重述结果同比提升20.3%,达285.46亿元。
分红险成个险新单保费重要支撑
财报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新单保费比重分别为30.32%、32.01%、33.42%;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超45个百分点。不过,浮动收益型业务的具体保费收入情况并未在财报中披露。
保险公司的浮动收益型业务主要包括,分红型增额终身寿险、专属商业养老险、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这些产品最终给付给客户的实际收益,不是固定的,会因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有所浮动。
财报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个险渠道大力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分红险实现快速增长,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成为新单保费的重要支撑。个险渠道上半年新业务价值达243.37亿元,同比提升9.5%。
中国人寿总裁助理、总精算师侯晋在业绩会上表示,面对市场利率波动,中国人寿进一步加强了资产负债统筹管理的组织与部署。去年公司整体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介于2到2.5年,今年上半年通过积极管理,已将新单业务的资产负债有效久期缺口缩短至1.5年,为利率风险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侯晋进一步表示,中国人寿持续提升成本收益匹配水平。2025年上半年,负债保证成本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59个基点,有效增强了应对利差损风险的能力。目前市场利率进一步大幅下行的空间有限,结合中国人寿高效的资产负债管理举措,中国人寿对未来利率及利差风险的管理充满信心。
总资产、投资资产均突破7万亿元
财报显示,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均突破7万亿元,分别为7.29万亿元和7.13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达5236.19亿元,同比增长2.7%。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净投资收益960.67亿元,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净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78%、3.29%。
中国人寿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稳定投资收益水平。固定收益方面,灵活调整配置节奏和品种策略,持续稳固配置底仓。权益投资方面,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加大优质高股息资产配置力度。另类投资方面,聚焦优质主体和核心资产,创新投资模式,稳定配置规模。
中国人寿副总裁、首席投资官刘晖在业绩会上表示,下半年中国人寿将积极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要求,持续优化权益配置的结构,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的配置,不断地提升权益配置的稳健性和长期回报的潜力。
刘晖还透露了中国人寿在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的布局。她指出,港股市场是中国人寿权益投资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元信用下降、全球资金再平衡的背景下,港股在新经济、高股息等优质资产方面具备配置价值,中国人寿上半年在港股市场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下半年将继续关注港股市场,持续开展投资操作。
刘晖提到:“在多种因素影响下,A股市场估值总体合理,市场底部相对夯实,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我们对下半年的A股市场仍保持乐观,将持续关注市场上涨板块中的板块轮动,比如科技创新、消费制造、先进制造、新消费等方向的投资机会。”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李自曼:liziman@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魏薇 李中元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3-153433-0.html中国人寿蔡希良:浮动型产品在新单中占比提升至40%以上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