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看新高丨博时基金陈显顺:A股将走向“慢牛”,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中新经纬8月18日电 (董文博)8月18日,A股延续上周涨势,沪指跳空高开0.43%报3712.50点再创阶段新高。盘中,银行股反弹,券商股探底回升,科技龙头全线走强,沪指拉升站上3741.29点创近10年新高,创业板指强势突破2600点,北证50指数创历史新高。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1.18%报3740.50点,深成指涨2.25%报11896.38点,创业板指涨3.63%报2626.29点。全市半日成交额17470亿元,近4500股飘红,A股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创新高。
来源:Wind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接受“V观财报”(微信号ID:VG-View)采访时表示,此轮A股站上3700点,主要由大金融与科技板块拉动。大金融板块作为市场权重担当,银行、保险、券商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银行虽面临股息率与估值挑战,但宏观经济稳定增长,政策“组合拳”落地,如消费与服务业贷款贴息,为其业务拓展带来空间;保险板块估值处于低位,随着险资入市门槛放宽,配置价值凸显;券商受益于行业整合浪潮,行业格局优化,且中期业绩强劲,在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下,经纪、自营等业务收入有望增长。
“大金融板块以其低估值、高股息特点,吸引居民存款搬家而来的增量资金,成为稳定市场与推动上涨的重要力量。科技板块则是顺应产业发展大势,当前半导体周期上行,AI需求持续强劲,泛工业复苏接棒消费电子,产业前景向好。”陈显顺称。
陈显顺强调,本轮行情的核心特征在于海外资本回流、居民资金和机构资金共振。伴随着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温和修复,市场将逐步走向“慢牛”格局,中国资产价值在国际上将得到重估。
对比过往来看,陈显顺介绍,2015年的乐观行情是纯粹的流动性驱动的市场,上行较快,但是根基不稳。当前A股市场核心逻辑是政策组合拳驱动资金流入与企业盈利改善的正向循环,与历史相似点是均依赖政策托底(如历史上2017年经济复苏期),以估值修复和慢速增长为特征,资金轮动遵循“高股息+成长”的哑铃配置逻辑,不同点在于国力支撑更强,外资与产业升级更为显著。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截至8月15日,深沪北两融余额为20626.42亿元,为连续第8周增加,单周增加金额创2024年11月15日以来新高。
对此,陈显顺指出,两融余额重新站上2万亿元高位,是极具标志性的市场现象,释放出多维度积极信号。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当下市场做多情绪高涨,投资者对市场前景信心显著增强。毕竟融资融券需承担额外成本与风险,当大量投资者踊跃参与,动用杠杆资金布局市场,意味着他们普遍预判市场将延续上行趋势,愿意为获取更高收益而主动加杠杆。
陈显顺强调,这背后,是系列稳市政策落地见效的有力证明。今年以来,决策层高度重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从货币政策工具优化,到险企股票投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规则完善,诸多政策协同发力,持续优化市场生态。政策暖意传导至市场,投资者预期逐步改善,两融余额攀升便是市场用资金投票,对政策组合拳的积极回应,意味着政策正有效扭转市场悲观情绪,促使资金由观望转为积极入场。
展望后市,陈显顺认为,市场有望持续上涨,但是体现为震荡上行的特点。风险点方面,如今“慢牛”较大的风险不是下跌,而是“快牛”。基本面和流动性角度,A股具备“慢牛”的基础,但要防范向“快牛”演绎的风险。“‘快牛’一方面急速透支未来收益,另一方面容易引发潜在踩踏风险,这都不利于投资者获取中长期收益。”陈显顺说。
配置方面,陈显顺表示,看好三个方向的投资机会。第一,券商、保险和银行等大金融板块。伴随市场逐步走向“慢牛”,估值较低的大金融板块有望得到修复。第二,产业趋势明确的芯片、AI方向。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国产替代加速,边缘计算场景扩展带动AI芯片二次增长等逻辑,叠加当前板块估值分位数不高,具备配置性价比。第三,反内卷受益的周期品方向。尽管当前没有看到上游资源价格的回升,但是伴随反内卷的推进以及国内经济增长的温和修复,低估的周期品方向不容忽视。(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3-152488-0.html首席看新高丨博时基金陈显顺:A股将走向“慢牛”,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