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银行长三角业务PK:工农建全面领跑,近半数银行利润贡献度超30%

9次浏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实习生余姿桦 杭州报道 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落地和实施,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客户资源、重大项目和广阔的市场。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国有大行和股份行2024年年报梳理发现,共有15家银行在财报中明确披露了长三角地区相关数据,涵盖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规模、存贷款规模等指标。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因区域划分口径差异等原因,中国银行(仅区分境内、港澳台及其他地区)、平安银行(按东南西北分区统计)、渤海银行(采用华东地区分类)未纳入本次统计范围。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从统计结果来看,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长三角区域的资产规模、营收、利润总额等数据稳居前三名,且资产质量表现良好。另外,近半数银行在长三角地区的利润总额占比超过30%,成为全行重要的利润“引擎”。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工农建领跑长三角资产规模,4家银行信贷占比超30%

从资产规模看,2024年工商银行在长三角地区的资产规模高达12.44万亿元,不仅远超其他银行,还是唯一一家在长三角资产规模过十万亿元的银行。其后依次是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对应的资产为8.77万亿元、7.13万亿元。其余银行在长三角的资产规模均小于5万亿元,其中低于1万亿元的仅有恒丰银行(0.32万亿元)。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值得关注的是,浙商银行、广发银行长三角地区资产总额在其总资产中的比重高达89.69%、49.46%,是12家披露长三角地区资产数据银行中最高的两家银行。此外,浦发银行、工商银行在长三角资产规模占比也超过了25%,分别是30.44%、25.5%。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备注:绝大多数银行财报中提及的长三角指的是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两省一市”,交行和浦发银行指的是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长三角地区是各大银行重要的负债来源之一。2024年,仅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披露了2024年在长三角地区的存款数据。其中,农业银行以6.98万亿元的存款规模位居榜首,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分别录得6.66万亿元和5.24万亿元,三家国有大行在该区域的存款总量均超过5万亿元。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从存款占比来看,2024年共有3家银行超过20%。其中,交通银行在长三角存款占存款总规模的比例高达27.65%,中信银行、农业银行这一数据为25.7%、23.5%。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贷款方面,“工农建”3家银行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区域信贷投放能力,稳居“第一梯队”,远高于其他银行在长三角的贷款规模。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2024年,工商银行以6.18万亿元的贷款规模位列长三角地区第一,占全行贷款总额的21.8%;农业银行紧随其后,长三角贷款规模为6.03万亿元,占其全部贷款规模比例24.3%;建设银行以5.24万亿元排名第三,占比20.29%。位列第四的交通银行,与上述银行相比,在贷款规模上差距较大,具体数据为2.43万亿元,占全行贷款28.43%。排名在交通银行之后的银行在长三角的贷款规模均在2万亿之下。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值得关注的是,浙商银行虽然在长三角贷款规模不足万亿元(9911.27亿元),但在长三角占全行贷款比例高达53.62%,为所有银行中最高,这与其总部位于浙江、深耕本地市场的战略密切相关。浙商银行之后,还有3家银行在长三角区域的信贷投放占比超过30%,分别是恒丰银行(35.51%)、浦发银行(34.13%)、华夏银行(30.7%)。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5家银行利润总额占比超35%,六成银行不良率低于1%

从经营效益看,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长三角区域的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分别是1760亿元、1522亿元、1345亿元,占所在行营收比例为24.8%、18.5%、17.92%。从营收占比上看,浙商银行、交通银行、广发银行长三角营业收入占全行总收入为57.69%、36.7%、30.47%,位居前三。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年报披露的长三角地区利润总额数据显示,农业银行以1159亿元稳居榜首,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列二、三位,利润总额分别为807亿元和753亿元,占比分别为19.13%和19.59%,与营收排名情况一致。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从利润总额占比情况来看,长三角区域在银行利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广发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5家银行在长三角的利润总额占全行比重均在35%以上,分别是81.81%、45.05%、39.99%、39.95%、36.30%。在14家银行中,有10家银行长三角利润总额占比超过20%,占比排名第11和12位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比例逼近20%,分别是19.95%、19.13%。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整体来看,统计范围内的银行在长三角区域资产质量表现较为良好。在10家披露长三角地区不良率的银行中,6家银行不良率在1%以下。其中,中信银行在长三角区域的不良率为0.53%,是10家银行中最低的,也优于该行其他区域的资产质量。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另外,还有4家银行不良率在1%以上。2024年,恒丰银行在长三角的不良贷款规模为59.31亿元,不良率为1.94%;浙商银行长三角不良贷款161.5亿元,不良率1.63%;民生银行不良贷款规模122.29亿元,不良率1.06%;交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为242.13亿元,不良率为1%。 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从不良贷款数据来看,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以493.07亿元、473.45亿元和438.45亿元的规模位列前三,但这与其在长三角的信贷投放规模较大有关,且从不良率水平上看,这三家银行0.82%、0.77%、0.84%的不良率均处于良好状态。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qr4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3-144953-0.html15家银行长三角业务PK:工农建全面领跑,近半数银行利润贡献度超30%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热门文章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

预约“手慢无”!各地春节文旅成绩单亮眼
  预约“手慢无”!各地春节文旅成绩单亮眼  中新网北京2月19日电(张钰惠)18日,文旅部发布数据显示,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
农工党中央召开两会情况通报会
农工党中央召开两会情况通报会农工党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交34件中央提案、26件界别小组提案中国改革报、中国发展网记者田新元2月20日,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农工党中央在京召开中央和
2月电影票房破100亿,传媒板块多股涨停,行业有望持续繁荣
  2月电影票房破100亿,传媒板块多股涨停,行业有望持续繁荣  2月23日,传媒板块盘中持续走强,截至发稿,宣亚国际20%涨停,赛因集团涨超19%,文投控股、天威视讯、中视传媒等多股涨停,川网传媒、百纳千成涨超8%。  消息上,据
新国标实施一周年 中国婴配乳粉注册工作取得成效
  新国标实施一周年 中国婴配乳粉注册工作取得成效  中新社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22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自婴幼儿配方食品新国标(以下称新国标)发布实施后,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以下称婴配乳粉)产
2023年北京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提升至66.1%
  2023年北京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提升至66.1%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吕少威)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北京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 
经济日报:激活公共数据要素潜能
  激活公共数据要素潜能  日前,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具体方式和实践场景,扩展数据要素的高质量供给。将通过多领域、多行业的试

热点精选

最新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