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算力产业迈向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8月22日至24日,以“算网筑基 智引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省大同市举行。科技日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算力中心平均PUE(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42,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
“我国算力产业迈向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开幕式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持续加强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算力资源使用效率,推动算力网络“点、链、网、面”体系化高质量发展。
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齐头并进
我国处于数字经济加速跑的关键期,在算力领域持续发力并取得显著进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介绍,算力产业发展呈现算力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并进的局面。
会上发布的《2025综合算力指数》显示,随着智算规模显著提升,算力展现“智算主导、多元协调发展”的特征;算力技术创新与人工智能(AI)技术深度融合,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算力产业应用拓展提供有力支持。
“智算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增长,推动各种应用场景实现变革创新。”魏亮说,如在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领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带动算力、存力、运力等基础设施协同发展。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建议,产业各方共同完善算力网络技术和标准体系。针对智算卡间互联、机间互联、AI应用跨架构迁移等关键方向,凝聚产业链共识,攻关关键技术,共同打造技术先进、标准开放、自主可控的智算生态。
熊继军指出,要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质量。推动完善算力布局政策体系,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
模型技术与产业应用双轮驱动
开幕式上,中国算力平台完成山西、辽宁、上海等10个省区市分平台接入工作,实现“平台、主体、资源、生态、场景”全面贯通,我国“全局总览、分域协同”的算力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各个城市、行业与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数据的汇聚、流通与价值释放,加快建设先进数据基础设施,抢抓AI时代发展先机。”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说。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6月底,我国已发布1509个AI大模型,在全球已发布的3755个大模型中数量位居首位,形成模型技术与产业应用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中国电信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所所长饶少阳预测,到2035年,AI将为我国GDP贡献超过11万亿元,大概占GDP的4%到5%,或将带动十倍甚至百倍的算力需求增长。
魏亮建议,为让算力产业提速提质,未来还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依托“开放数据中心”“智算生态圈”等产业平台,打通产业壁垒,催生融合创新,共筑繁荣可持续的算力新生态。
熊继军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深入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同时,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推动构建算力产业良好生态。面向教育、医疗、能源等重点行业,开展算力赋能专项行动。推动“智算生态圈”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算力平台。
8月22日至24日,以“算网筑基 智引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省大同市举行。科技日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算力中心平均PUE(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42,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
“我国算力产业迈向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开幕式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持续加强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算力资源使用效率,推动算力网络“点、链、网、面”体系化高质量发展。
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齐头并进
我国处于数字经济加速跑的关键期,在算力领域持续发力并取得显著进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介绍,算力产业发展呈现算力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并进的局面。
会上发布的《2025综合算力指数》显示,随着智算规模显著提升,算力展现“智算主导、多元协调发展”的特征;算力技术创新与人工智能(AI)技术深度融合,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算力产业应用拓展提供有力支持。
“智算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增长,推动各种应用场景实现变革创新。”魏亮说,如在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领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带动算力、存力、运力等基础设施协同发展。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建议,产业各方共同完善算力网络技术和标准体系。针对智算卡间互联、机间互联、AI应用跨架构迁移等关键方向,凝聚产业链共识,攻关关键技术,共同打造技术先进、标准开放、自主可控的智算生态。
熊继军指出,要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质量。推动完善算力布局政策体系,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
模型技术与产业应用双轮驱动
开幕式上,中国算力平台完成山西、辽宁、上海等10个省区市分平台接入工作,实现“平台、主体、资源、生态、场景”全面贯通,我国“全局总览、分域协同”的算力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各个城市、行业与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数据的汇聚、流通与价值释放,加快建设先进数据基础设施,抢抓AI时代发展先机。”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说。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6月底,我国已发布1509个AI大模型,在全球已发布的3755个大模型中数量位居首位,形成模型技术与产业应用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中国电信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所所长饶少阳预测,到2035年,AI将为我国GDP贡献超过11万亿元,大概占GDP的4%到5%,或将带动十倍甚至百倍的算力需求增长。
魏亮建议,为让算力产业提速提质,未来还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依托“开放数据中心”“智算生态圈”等产业平台,打通产业壁垒,催生融合创新,共筑繁荣可持续的算力新生态。
熊继军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深入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同时,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推动构建算力产业良好生态。面向教育、医疗、能源等重点行业,开展算力赋能专项行动。推动“智算生态圈”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算力平台。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2-13536-0.html我国算力产业迈向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