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长期增温可促进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积累

进一步热带和亚热带森林被认为是最具固碳潜力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该地区未来可能面临更加频繁的高温事件,未来增温下,这些生态系统能否持续积累土壤有机碳,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直以来,由于缺乏长期生态系统水平的增温实验,导致增温引起的植物-土壤相互作用变化。目前,如何驱动土壤有机碳的温度响应尚不明确,阻碍了对未来碳-气候反馈的准确预测,以及基于森林的气候缓解方案的科学制定。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刘菊秀团队,于2012年在鼎湖山站建立了野外生态系统水平被动增温实验平台,开展了长期观测研究。
研究发现,土壤不同有机碳组分对增温的响应,受增温时间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对增温的响应呈“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1–4年),增温导致土壤有机碳净损失,这是由于增温刺激的植物-微生物养分竞争,导致土壤表层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显著减少;在第二阶段(6–9年),由于持续的植物碳输入和微生物碳代谢的热调整,使得植物来源的颗粒有机碳显著增加,导致土壤有机碳的净积累。
结果表明,在适度增温下,一些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土壤可能继续积累有机碳。这挑战了以往仅基于土壤增温实验而得出的结论,即普遍预测未来变暖会使热带和亚热带森林成为碳源。
此前,科研人员基于该实验平台观察到,在南亚热带森林中,增温6年后生态系统碳储量有所增加。该研究是对这一观测现象进一步的机制探究。该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增温下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驱动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长期动态变化的理解。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One Earth上。
论文链接
增温对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12-1907-0.html研究发现长期增温可促进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积累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