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保定市第二医院骨科三科副主任医师庞杰:“你好,中国医生”

保定市第二医院骨科三科副主任医师庞杰
“你好,中国医生”
8月18日,庞杰(右二)在查看患者影像检查结果。 河北日报记者 许佳奇摄
“啪”,护士递来的手术刀,与庞杰的手掌轻轻相触。
8月18日13时,保定市第二医院的手术室里,这位骨科三科副主任医师,又开始了一台手术。
他的手灵巧有力。唯有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内侧弯,那是常年握止血钳的结果。
庞杰皮肤黝黑,笑容可掬,谈起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工作,这个51岁的汉子红了眼眶。
2022年,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到期轮换援外医疗队招募队员,看到通知后,庞杰第一时间报了名。
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当地人说法语,早在出发前的封闭训练中,他就开始了语言攻关。去刚果(金)上加丹加省首府卢本巴希前,他已经掌握大量日常和专业用语。
2023年1月,作为第21批中国援刚果(金)医疗队卢本巴希分队队长,庞杰来到上加丹加省综合示范医院(中刚医疗中心)。
“出发前,我们了解到卢本巴希贫穷落后、缺医少药,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到了以后发现,这里的条件差得超出想象。”庞杰说。
在国内,骨科是一个团队;在非洲,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工作量是国内的二至三倍。庞杰告诉记者,他们遇到了许多国内无法想象的困难,几乎每次手术都会停电,钉子、植入钢板尺寸不合适,还得现剪。
用手电筒照明做手术、根据手术需要自制医疗器械……为给当地群众提供尽可能多的治疗机会,庞杰想出了许多土办法。
这是一次紧急救助。
一名27岁的刚果(金)男子,在装卸巨型玻璃时玻璃破碎,割伤了颈部。急救车送来时,他面色苍白,浑身是血,颈部被厚厚的纱布包裹着。
庞杰作为主刀医生,同刚方医生及另外一名中国医生组成了抢救小组。
“打开纱布一刹那,我心头一紧。”庞杰回忆,患者的伤口非常深,长约20cm,从右下颌角经右侧颈部横跨至左侧颈部。
清除污染失活组织、止血、冲洗、分层缝合伤口……下手术台时,他的手术衣早已湿透。
术后,小伙伤口愈合良好,没有感染,身体恢复不错。他眼里含着泪水,紧紧握着庞杰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谢。
他成功救治了许多患者。有人因外伤出现感染性休克,随时危及生命,庞杰通过手术为其截肢清创,保住了性命;有的疼痛难忍却找不到病因,他准确判断,为急性骨髓炎患者缓解痛苦……
在上加丹加省综合示范医院(中刚医疗中心),庞杰带领队员主刀完成腰椎骨折内固定、踝关节骨折等高难度手术300余例,创造了卢本巴希地区多个首例手术,填补当地医疗技术空白。
援非期间,庞杰还组织队员到周边偏远乡村开展义诊。
听说有免费义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庞杰平均每天接诊90余人次。“病人太多了,我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都给他们看好。”他说。
为感谢医疗队,当地人纷纷送来锦旗、感谢信,有时走在街上或逛菜场,当地群众只要看到他们,都会用中国话热情地打招呼——“你好,中国医生!”
“这样的尊重,是一批批中国援外医生用心用情用医术树立起的形象。”庞杰说,他也时刻谨记自己是中国医生,他代表的是中国。
一年时间飞逝而过。“医院建设刚刚步入正轨,我还不能回国,我要留下来。”庞杰在一年援助到期后,做了这个大胆的决定。
但提起家人,他也有愧疚。出国前封闭集训时,一直帮忙照顾小家的岳父去世,他没能赶回去送老人家最后一程。援外期间,又赶上孩子中考,他也没陪在身边。“遗憾太多,但这是我的使命,好在家人都支持我。”庞杰说。
在卢本巴希,庞杰首创了院内会诊制度,培训了当地骨科医生,还引入“微创”理念,为患者带来了更先进、创伤更小的治疗方式。
很多青年医生经常找他探讨病例,他也总是耐心地解答。今年2月,庞杰回国后,他们依然保持联系,探讨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交流生活中发生的趣事。
“这两年,太不容易,但无悔。”庞杰说,如有需要,他会再次出征。
(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
本文链接:http://m.sushuapos.com/show-1-48684-0.html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保定市第二医院骨科三科副主任医师庞杰:“你好,中国医生”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